
睽違7年後,陶藝家范仲德以他最擅長茶碗為主題,一般陶藝碗講究的是釉色,然范仲德的作品,卻又多了一份情趣,茶碗上赫然出現門、樓梯等造型,在品茶時,還可賞景,等於擁有雙重享受。
范仲德以「踽踽而行∕享受孤獨」為名,推出「茶餘范後」展覽,在共生藝文空間舉辦。范仲德擅長陶藝,尤其對茶碗製作情有獨鍾,然多年來,潛心創作,未公開展覽;他表示,主要是對作品有所堅持,此次共展出7、80件作品,涵蓋新作和舊作,展示其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
不同其他藝術家,范仲德認為與其創作展示品,不如讓民眾能更實用,而他的茶碗,在技術層面,手拉胚成型在捏製雕塑,輔以不同的釉彩,如光順平滑的青瓷,表面粗獷的蟲蛀釉等,其中,蟲蛀更是他摸索5年而來,既粗獷質樸,又帶著侘寂風的禪學意味,外表粗獷,然內在完美,體現時光易逝和萬物無常,頗具禪意。他指出,蟲蛀又寓意人生的不平順,甚至坎坷,肌理質感猶如咕咾石,歷經時間粹鍊,充滿歷史感。
陶藝和其他藝術品不同,得歷經高火磨練,在陶土上烙印出土和火,如何共生共榮,又各自有孤寂美感。除釉色,范仲德的作品,更有造型,最常出現的即是階梯、門、城門,他甚至運用螺絲等鐵器,讓作品大異其趣。階梯主要是代表夢想,猶如他對展覽的註解,「在別人的世界裡獨善其身,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樂,人這一生,總有一段路,只能一個人走」;透過階梯,踽踽而行,即使舉步維艱,一人獨行,然因為有夢想,得以堅持,而「門」代表的是未知世界,也可能是心之所嚮,一路孤獨、一路獨行,走自己的路,賞獨有的風景;在啜一口茶之際,又能賞景,既能怡然自得,更能賞景,等於是雙重享受。
看似簡單的茶碗器皿,卻是一個陶人一生努力精華,更蘊藏陶藝家的內心世界。有趣的是,此次展覽地點,以前是台南知名的鐵板燒餐廳,作品就放在改造過的鐵板檯上,讓茶碗食器和餐桌展台,相互連結和呼應,此次也展出范仲德歷年來得獎、受歡迎作品,如變形蟲、螺旋再生、絞胎壺等。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