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開設「跨材質環保創作工作坊」,由指導老師分組帶領學生發揮空間設計的創造力,探討利用自然材料構築空間裝置的可能性,與環保共融創作作品,並配合台南左鎮的桃花心木森林「灰熊綠展集」活動展出,呈現和諧的藝術造景。
崑大空設系開設的跨材質環保創作工作坊,由8名指導老師分組帶領學生發發揮空間設計與環保共融創作,並配合灰熊綠展集「春天裡的秋天」主題展示成品。
崑大師生共創作出7件作品,大多以木材和紙材創作,其中包括由蕭紋娉、沈豪慶老師指導的「光綻99」,以99顆綠色與橙色燈籠為基底,部分燈籠由學生彩繪,交錯懸掛於L型造型鷹架上,如同鳳凰花隨風輕舞,在日照下投射出層層變幻的光影,映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
另張曦勻老師指導的「林間飛舞的夢蝶」,以紙材為主要材料,概念來自莊周夢蝶的哲學意象,探索現實與夢境、個體與自然之間的流動與交融,讓人彷彿置身於夢境與現實的交界處。另有潘大謙的「琉璃森木」、陳昱超「祈」、陳振豪「屋舍」、王鈞淵「蜿蜒之境」及林信和「人造林」,皆利用木材、玻璃、鐵件等作為材料,使森林中的陽光分解成多彩色澤,建構人工與自然對話的作品。
基本設計課程召集人潘大謙指出,由於灰熊綠展集的策展人郭玲玲是空設系第5屆畢業的校友,故對設計專業及環保議題都相對有共識,學生創作與策展人的設計概念彼此溝通容易,也是這次工作坊的教學目標與價值容易達到一致的關鍵原因。
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學生連續3年參與灰熊綠展集的創作,除在課程上可讓學生了解大學社會責任「做中學」的學習精神,3年的課程也發揮教學傳承的效果,當學生進行實作的過程時,曾經參與創作的學長姐可分享自身經驗,使得工作坊充滿活潑愉快的學習氣氛。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