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瘋鴿笭 部落對抗賽開戰

 

新營與鹽水等地各部落公笭對抗賽已陸續展開。(台南市鴿笭文化推展協會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二0二五台南市鴿笭文化季三月廿四日於學甲登場後,新營與鹽水等地各部落也陸續於清明連假前後舉辦公笭對抗賽,只見背著木笭的鴿子往返穿梭,溪北農村天空頓時熱鬧起來,整個賽程預計延續至五、六月才結束。

台南市鴿笭文化季今年共有來自鹽水、新營與學甲等三個地區廿一部落十二組鴿笭對抗賽。鴿笭施放分為公、私笭,所謂「私笭淘汰賽、公笭拚輸贏」,私笭是預賽、溜鳥、訓練體力,先行淘汰不適任鴿子,經過私笭預賽熱身後,始能進入公笭對抗決賽。各村落視天氣狀況進行比賽,遇雨則延期。

背著木笭的鴿子往返穿梭,讓台南溪北農村天空頓時熱鬧起來。(台南市鴿笭文化推展協會提供)

放鴿笭歷史由來已久,新營、鹽水一帶稱「放粉鳥笭」,學甲及濱海地區則稱「放紅腳笭」,據傳是由古時候軍營與軍營之間利用信鴿腳上的小竹筒傳遞消息而來。鄭成功來台,部隊在台南各地屯田墾殖,士兵閒來抓信鴿來放,當做庄頭與庄頭的聯繫與尋寶活動。後來有人做成竹哨插在鴿子的尾羽上,鴿子凌空一飛,竹哨響徹雲霄,這項鴿子揹竹哨的遊戲,就此迅速流傳於屯田墾殖的軍營中。

台南市鴿笭文化推展協會指出,鴿笭擲放方式有擲空飛翔法、掀籠地面起飛法、穿籠起飛法三種。為使這項深具特色的民俗有清楚的遊戲規則,文化局配合每年鴿笭季,協助整合各鴿會部落對抗精采賽事時間表,並在當地圖書館推廣鴿笭文化,讓在地無形文資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