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翁聖權∕後壁報導
總統賴清德提出談判台、美雙方「零關稅」等五點作法,讓農民憂心忡忡。後壁農會總幹事林怡歆指出,如果台灣調降對美國稻米的關稅,我國的稻米產業「穩死」。針對農民的擔心,農業部長陳駿季十日於立法院表示,絕對堅守底線,不讓進口美國稻米降低關稅。
林怡歆說,她看了有關台灣農產未來若調降對美國關稅的報導,心都冷了。美國米進口鮮少進入末端通路,多半在加工或餐飲使用,以去年的均價來看,一公斤大約廿八點八元。如果台灣給予美國米零關稅優惠,美國米售價就只有三十元左右。以現今國產白米每公斤五十元的均價來看,台灣價格遠遠不敵。若政府開放美國米零關稅,「此舉動搖國本」。
雖然從美國輸入台灣運費高,但因為美國加州大面積栽種,成本低廉,再加上關稅優惠,美國米價優勢依然明顯。台灣若降低對美國的稻米關稅,「我國的稻米產業就『穩死』了」。
稻作協會前理事長陳燕卿表示,水稻產業鏈龐大,從秧苗、代耕、農機、農藥肥料、加工、運輸等等,從業人員至少三十萬。如果美國稻米零關稅進口台灣,這些人可能都會失業。「想像一家公司有三十萬員工失業,那是什麼可怕的景況?」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指出,長期以來,國際貿易談判農業部門總是被犧牲,雖然政府全力輔導台灣農業,但禁不起在談判桌上一再面臨壓力,農業部門要先與談判團隊溝通,劃定底線,設立階段性目標,衝擊較小的產業才可以先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