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核能議題,環境部長彭啓明於十七日重申,並沒有說已經開會討論、有任何的結果。強調核能如果要延役不是「今天按一個鍵,明天就啟動」,也要社會非常大的一個共識。
彭啓明於日前指出,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都說過非核家園不是神主牌,核能要重啟、延役須社會溝通。他於十七日赴立院備質詢會前則提出幾點聲明,首先環境部並不是核能或是核廢料的主機構,但是環境部因為關心淨零碳排、關注任何能源的低碳性,所以這個是為什麼會很主動觀察國際趨勢的原因。
彭啓明也還原日前會場的情況。他參加化學工業責任會議,當天的確有民眾主動提問,他也開放跟大家討論,提到有些國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確把核能跟國家安全的因素放進去作一個考慮。
他指出,在台灣,核能、核廢其實不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工作,未來或許可以在全方位韌性的委員會討論,並沒有說已經開會討論、有任何的結果。
彭啓明強調,由於台灣從來沒有過核能重啟的經驗,那核能如果要重啟或是延役,第一個是機器設備很老舊需要重新再檢查;第二個要重新看地震斷層有沒有什麼影響;最後則是核廢問題如何處理。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報告,其實一個機組如果要重啟或是延役,大概要花費幾十億美金以上,彭啟明坦言,如果要延「不是說今天按一個鍵,明天就啟動」,同時也要社會非常大的一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