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淹水風險 大型土地開發 加強出流管制審核

針對大型土地開發,水利局委託專業技師進行施工期間督導查核。(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為預防大型土地開發改變地表逕流加劇周邊淹水風險,市府水利局持續強化「出流管制計畫」的審核與監督機制,今年汛期前針對轄內五十九處獲核准開發,正施工中及完工後案件加強查核,確保開發行為不增加鄰近區域的防洪壓力。

水利局表示,近年來南市吸引大量民間投資,投入大型市地重劃及工業區開發案,地表逕流會更快速地匯入現有排水路,增加區域排水系統的負荷,提升了淹水風險。

依據水利法相關規定,凡開發面積超過兩公頃者,須提交出流管制計畫書,經審查通過才可動工。截至今年三月底,水利局已核准包括「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曾文淨水場擴建」及「三井台南高鐵MOP」等指標性案件在內一百九十件申請案件,累積總核定滯洪量已超過一千七百一十六萬公噸。

水利局說,水利署制定嚴格的出流管制規範,要求開發基地必須透過設置滯洪池、蓄水設施,或採行低衝擊開發策略增加基地保水能力,將因開發增加的逕流量有效滯留在基地內,不得外排影響他處,以確保開發行為不增加鄰近區域的防洪壓力。

目前南市出流管制計畫審查,以及施工中、完工後的督導查核,均委託專業技師公會依規定辦理,查核項目涵蓋滯洪池清淤狀況、有效滯洪空間維持、進出流口暢通及抽水機組功能測試等;在施工階段會進行臨時防災措施檢查,要求廠商避免整地後造成鄰地積淹水;期盼以出流管制的公私協力模式,可以共同將致災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