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跳蚤市場 玉市搬到西門路

嘻門埕跳蚤市場一直是內行人最佳尋寶地,商品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玉市從四十年前北安路和集福宮活動中心趕集迄今,前後共搬離數個地點,最近,位於中華西路的中華玉市結束營業,五月二日搬到西門路和跳蚤市場合併,占地上千坪,躍升為全台最大的玉市加跳蚤市場的複合式商場。

目前六七十歲的人都記得以前文賢路集福宮活動中心每周固定趕集的人潮盛況。長者說,當時台南玉市是台灣南部著名的古董與玉石交易市場,吸引了許多收藏愛好者和遊客。

台南玉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七0年代,當時隨著兩岸經濟的開放,各類中國古董文物開始受到廣泛喜愛。來自港澳的商人進入市場,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古董與玉石,形成了獨特的交易文化。

後來玉市遷移至裕農路,再搬至臨安路,十餘年前在中華西路落腳,名為「中華玉市」,每週二、四、六營業,但最近現址因建商回收蓋房子,只好結束營業,業者找到西門路「嘻門埕商場」,把原先的跳蚤市場和搬來的玉市合併為「帕哩啪哩玉市跳蚤市場」,訂五月二日正式開張。

跳蚤市場業者陳建志表示,玉市一直是古董愛好者的天堂,不僅有古玉、字畫、瓷器、文房四寶、沉香、普洱茶和茶壺等多樣商品。跳蚤市場都是一些回收的舊貨,商品更是琳琅滿目,吸引民眾前來裡尋寶。

原先跳蚤市場攤位沒有全滿,此次中華玉市有一百個固定或趕集商家遷移進來,變成有兩百個攤、店的複合式商場,占地上千坪,營業時間從週六至週二共四天,一加一等於二,有集市的互惠效果,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