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還存有很多「老派浪漫」的店,大同路上「珍榮耀大腸麵線」老闆陳光正,不只是煮大腸麵線高手,還是一位錄音帶狂熱收藏家。店內收藏各式各樣的錄音帶已超過2500捲。
走進「珍榮耀大腸麵線」,除一鍋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大腸麵線之外,客人也都為「每天開音樂會」所播放的悅耳音樂所吸引。陳光正播放的不是CD、數位流,而是一捲捲現在幾乎沒有人要、被很多家庭當成垃圾的錄音帶。

說起卡式錄音帶(cassette tape)的歷史,從早發明的鼻祖是1958年的美國RCA,最早用於聽寫,後變成可攜式音樂儲存、家庭錄音的卡式錄帶之後,風迷全世界,從1970年初至1990年代晚期,一直都是流行音樂的主流,直至後來被CD所取代。
陳老闆從小熱愛音樂,對錄音帶這種「會轉動的聲音記憶」特別著迷。某次朋友送他幾捲舊錄音帶,正好勾起他對老歌的回憶,他說「那一刻我就被迷住了,舊帶子裡的聲音好像直接把我拉回了青春時代。」。
從那個時候開始,陳光正踏上「錄音帶收集人生」。目前手上2500捲卡帶,全靠朋友與網路平台贈與。他笑說,一切無心插柳,大家知道他愛這個,就一直送來,他也就越收越多、越聽越開心。
他店裡架上陳列的錄音帶每一捲都能播放,卡帶打結、斷帶,還能修理。每天工作之餘就變成卡帶修復師,拿著小工具、耐心轉動、細細修

剪,只為讓老卡帶復活、老歌再唱響。
陳光正指出,他的錄音帶世界有鳳飛飛的溫柔、羅大佑的嘶吼、還有青春歲月無數令人回味的廣播金曲,他說,這些聲音有時比照片還有溫度,會讓人瞬間回到某個時候的某個畫面。
在店裡有個擺滿了卡帶的牆面,卡帶要能唱,需要機器,店裡擺出6台他到處尋覓的卡式錄音機,每天讓鄧麗君輪流「唱」給吃大腸麵線的客人聽。這個場景,彷彿掉進時光機。陳光正說,希望不只是他聽,大家都能一起聽,讓這些聲音繼續活著。
至於這段卡式錄音帶「史記」的長度,陳光正說,會繼續修、繼續收,也夢想那天能有個「老歌小空間」,讓更多人重新愛上錄音帶。如果有人剛好手邊也有錄音帶要丟,不妨拿去送給陳老闆,別人的蔽帚,他都享之千金,特別呼籲有「帶」人士:千萬不能丟,先拿來店裡交流一下再說。
(記者陳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