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75棵行道樹功成身退 環團與居民舉行「謝樹」送行

護樹團體昨日舉辦謝樹儀式,送別七十五棵陪伴逾四十載、為城市降溫的老樹,感謝行道樹長年貢獻。(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養工處執行北區崇德路、進化路口至五權路人行道改善工程,經護樹團體、居民參與,確定要移走七十五棵行道樹,再新種九十一棵喬木。環團和居民十九日感念在地陪伴逾四十載、為城市降溫的老樹功成身退,特別舉辦謝樹儀式送行,感謝行道樹長年貢獻。

養工處表示,經專家健檢,移除有公安疑慮行道樹,並補植不易浮根的樹木,移植計畫送景觀及植栽委員會審查通過執行。此工程,經開放居民票選出小花紫薇、黃鐘花等存活率高、深根、樹冠不大,甚至會開花的小喬木,共新植九十一棵。

養工處指出,去年八月執行崇德路、進化路口至五權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工程範圍約一點八公里,沿線共有九十二棵路樹,環團在去年十月,質疑移除路樹做法,並爭取公民參與,最後確定十七棵原地保留,四十六棵移植,另有二十九棵移除。

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執行長徐宛鈴指出,行道樹對空汙又悶熱的台中相當重要,她是當地居民,不滿路樹遭粗暴待遇,要求開放公民參與,今年四月八日獲邀會勘沿線行道樹,逐一檢視樹木過大、棲地與人行空間不足,或因遮擋招牌傾斜,或病害樹木等,最後爭取到十七棵原地保留,更擴大樹穴、增闢連續綠帶等改善棲地。

徐宛鈴指出,為感謝即將被移植、移除的七十五棵路樹陪伴在地逾四十年,即使棲地條件不佳、生長不易,甚至因遮擋招牌遭數度修剪,仍提供氧氣與涼蔭,為城市降溫,居民與護樹團體共同舉辦「謝樹儀式」,為行道樹送行,也訴求政府在施工、規、維護等,能納入公民意見,創造有健康樹木守護的安全宜居城市。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表示,都市熱島效應突顯行道樹重要,養工處現在要做的是「把樹種好」,但在崇德路人行道工程時,挖斷或傷到樹根,恐傷路樹,何時樹倒不知道,台中過去曾發生無風無雨樹倒壓死機車騎士事件,主管機關應重視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