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魔法定金

■胡皓恩

民法第248條規定:「訂約當事人之一方,由他方受有定金時,推定其契約成立。」

人潮從正門和側門湧流進來,選定位置,或直立或長跪,施放咒語一般,口裡唸唸有詞。我跟在父親身後,穿過人群,試圖擠到香爐所在之處,飄往殿門的白煙緩慢浮升,猶如反覆交織形成的網,覆蓋所有虔誠的信徒。一片朦朧之中,連綿排列的禱詞像風在車站外頭低語,喚醒這座潛藏魔法的城鎮……

早上九點,才剛過剪票口,車站內外所有人默契一致,全都往同個方向前進,從大馬路彎進紅磚鋪地的小巷弄,左彎右拐,一層層深入小鎮的中心。大路邊的攤販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人流與車流逐漸匯集,慢慢趨往路底那座古老建築。

兩個鐵灰色石柱托持著羽翅般舒展的屋簷,淡淺的白煙從門後散逸而出,整體規模不算大,矗立在周圍的透天厝之間卻有種寶石般突出、顯眼的感覺。大部分的人今日並不會直接走進去廟裡,而是到旁邊的香客中心排隊登記,為了替自己跟家人點一盞光明燈,或者安太歲。我和父親跟隨人群繞到隊伍末端,幾乎要排到大樓後門,而右側的停車場還有許多車輛持續湧流著……。原來在元旦,新年第一天,我們都是渴望祝福的人。

父親不知聽了哪個朋友參與遶境活動的故事,某天忽然說元旦想要去白沙屯媽祖廟排隊「點光明燈」。於是,年底前他便開始擬定計畫,查車票查地圖等等,當天一早就到板橋車站搭台鐵南下,為了祈求那盞「燈」可以照亮往後生活的每個時刻。然而,等到真正排到了櫃檯,準備填住址和姓名時,我依然抱持著懷疑,不過寫一下個人資料,填住址,付幾百塊錢,這到底能改變什麼呢?但父親卻毫不猶豫地向櫃檯掏錢上繳了,身邊仍有自外頭汨汨湧入的香客。

大多數人提交完登記表,多半會繞過中間聚集的人群,到另一側排隊領線香、點火、再往隔壁箱子投入幾張紙鈔,之後猶如換了雙眼睛似地,炯炯有神看著前方,慢慢往神壇移動。我跟在父親身邊,竄到更前面的位置,線香持續燃燒,煙霧如水在眼前漫延擴散,伴隨窸窣的話語聲,彷彿開啟一道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所有的祈禱者都進入了某個空間,用含蓄的語調和無形之物對話著,像一場絡繹不絕的交易,一方付出真誠,他方給與保障和安穩。但我們仍不免擔心——今天過後,對方還會不會記得彼此間的約定呢?

民法第248條所說的「定金」,即是為了「確保契約能被履行」,而交付給他方的金錢給付。或許我們此時也正做著同樣的事情,用真誠確保幸福和平安,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太過遙遠的期盼,但我們仍想要拉近距離,所以試圖用某種超越理性的力量,去緩和接踵而來的恐懼感。

祈禱完,我們閃過擲筊的老人、牽著幼兒的母子……努力保護好手裡的線香,不被四方來去的人流沖散。就在某一瞬間,危樓般傾斜的香灰坍倒在手背上,但我無暇顧及,只想盡快抵達廟宇的中心——願望的集散地。香爐已有大半空間被佔據了,我們只能挑選接近邊緣的區域,放置好搭載夢想和願望的火箭,煙絲持續向上攀升,匯集成宇宙裡的星雲。火光熠熠,太空梭就要前往每個人的行星。

走出廟門,臉頰被綿長的風微微掀動著,兩側矮房還在招呼慕名而來的香客,彼此都露出好奇和期待的表情,他們也渴望祝福嗎?

前方道路筆直延伸,翻滾的石礫、飄搖的野草,鋪展出一片渺無盡頭的空曠。傍晚的日光打在柏油路面,灑滿一地鵝黃,我低頭看著手背上殘餘的香灰,想起熱燙的感覺。緊握著愈宏大的願望,手心就愈像一顆太陽,火紅而炙燙。這大概就是白沙屯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