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開發抑制劑殺癌細胞

 

成功大學團隊成功解析人體免疫反應重要角色T細胞去泛素酶USP24,可殺死癌細胞。
(成功大學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研究所及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團隊,歷經近4年研究,成功解析人體免疫反應中重要角色T細胞內的去泛素酶USP24,可調控免疫抑制蛋白PD-1穩定性的機制,並開發出小分子USP24抑制劑,可殺死癌細胞,效果比最先進的免疫療法還好,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進步》上。

成大研究團隊說,這項研究由學藥理學研究所所長王憶卿及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教授洪建中團隊共同合作,發現這項新機轉,有望提升T細胞攻擊腫瘤能力並強化免疫療法效益,該USP24抑制劑已獲多國專利,未來有望作為PD-1/PD-L1抗體療法的輔助策略,進一步提升免疫治療的廣度與深度。

王憶卿、洪建中從事癌症研究都超過30年,王說,癌症治療不斷進步,近年最夯的免疫療法,是針對癌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逃脫能力,開發免疫檢查點抑制藥物,啟動人體內原有的免疫能力殺死癌細胞,為治療開啟新局,而研發的學者也因此獲得2018年的諾貝爾生醫獎。

王憶卿說,PD-1/PD-L1抑制劑為目前最受矚目的癌症免疫治療方式,為進一步強化免疫療效,找出調控PD-1蛋白表現關鍵機制,成為全球研究焦點。團隊發現在腫瘤微環境中,去泛素酶USP24於T細胞中表現顯著升高,其活性可延長PD-1蛋白穩定性,導致PD-1累積與過度表現,進而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能力。為開發新型免疫治療策略奠定基礎,洪建中團隊成功建立「可開關腫瘤基因」的小鼠,大大提升動物實驗便捷性,並找到小分子USP24抑制劑(USP24-i-101)可有效降低T細胞中PD-1蛋白表現程度,恢復T細胞活性,並強化對腫瘤細胞殺傷效應。

成大團隊成功解析人體免疫反應重要角色T細胞去泛素酶USP24,且開發出小分子USP24抑制劑,可殺死癌細胞。
(成大提供/中央社)

團隊指出,在肺癌小鼠實驗中,使用USP24-i-101做為治療藥物10週後,效果比現有的「CTLA-4」癌症免疫藥物更好,如果兩者併用,可殺死的癌細胞更是CTLA-4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