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嘉義雞肉飯是我們夫妻的月老

文/鄭清河 畫/盧博瑛

 從大二開始文學創作,整天埋首案前筆耕,也因此有了在大四即出版二本散文集,以及完成一本小說初稿的成績。但在快接近畢業時,突然感覺大學生活好像少了什麼。啊!原來是沒有談個戀愛。

談個戀愛是大學生很美的生活內容之一,我跟室友說了我的遺憾,他知我文學夢醒了,介紹他女友的室友讓我認識。

認識女友是一九七六年的五月九日,未旋踵,六月就畢業回台南在山頂的老家等預官兵役召集。我們約會的次數屈指可數,很怕才剛孵育發芽的情苗會枯萎掉,所以每天下山寄一封信給她,一直持續到入伍。

入伍地點是左營的海軍陸戰隊學校,緊湊的日子無暇寫信,於是約好每個月都要見一次面。女友住斗南,她非常體貼,提議雙方各跑一段路程,就在嘉義見面。

嘉義見面的地點是火車站前的公路局站,會合後,我們會順著中山路走,女友跟我分享她的校園趣聞,我跟她抱怨我的訓練苦事,更相互傾訴分開一個月的縷縷思念。

縷縷思念,思念縷縷,訴不盡,說不完,第一次在嘉義見面,聊著談著就來到離嘉義地標噴水池不遠處。有個門庭若市的店家,遠遠看去,饕客們大快朵頤,滿臉洋溢著滿足、過癮的幸福感,看了不禁食指大動。孤陋寡聞的我問女友:「賣的是什麼飯?真有那麼好吃嗎?」她告訴我是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的嘉義雞肉飯,小時候父親曾帶她來吃過,只要吃一次就再也回不去了。她再補充:「但是比一般『飯桌仔』的肉燥飯貴,我們吃不起!」

吃不起,更想吃一次!我邀女友一起儉腸凹肚一個月,下回來吃。第二次見面時,我們這對窮兮兮的預官與苦哈哈的大學生,如願以償成了座上賓,我終於吃到了人生第一碗嘉義雞肉飯。

嘉義雞肉飯雖是小吃,卻勝過珍饈美饌,我一口一口細細嚼著淋有雞油調味的飯,再夾幾根火雞肉絲放入口中,火雞肉香瞬間爆滿整著口腔,真是人間美味。當我下部隊當排長薪水調高,不再阮囊羞澀後,從此雞肉飯是我倆嘉義會面午餐的不二選擇。還有那碗苦瓜排骨湯,鮮又嫩軟的排骨,苦中帶甘的苦瓜,剛好消除了讓雞肉飯好吃的油膩感,真的是絕配!

絕配?沒錯!一次又一次同吃雞肉飯配苦瓜排骨湯,我和女友也成了絕配,從女友變成情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由談心而談情,再到愛相隨,然後牽手一輩子。

牽手一輩子是我夢寐以求的,一九八零年七月女友畢業考取公職來台南服務,我們才結束每月一次的桃城之約,那年十二月她從情人昇華成我的佳偶。

佳偶天成,能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不就是雞肉飯牽的紅線嗎?嘉義雞肉飯是我們夫妻的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