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乳後硬梆梆 修復莢膜攣縮變柔軟

奇美醫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許翰平指出,莢膜攣縮出現變型、容易看出假體、壓迫疼痛就需考慮手術治療。(記者王勗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30多歲小美因胸部尺寸所苦,近年至醫美「升級設備」,從小B直升大D,但不出3個多月,卻發現胸部硬化,而且疼痛重影響生活。經奇美醫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許翰平診治,發現莢膜攣縮達到3級,經手術移除纖維組織並調整義乳位置,小美的蛻變之旅才走向圓滿結局。

許翰平表示,隆乳手術或是乳房重建不僅是外觀重塑,更是自信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建立,人工義乳能夠迅速達到理想效果,然而義乳的植入可能引發人體的排斥反應,在植體邊產生莢膜(纖維囊),「莢膜攣縮」是常見的併發症,可能造成乳房變硬、變形甚至疼痛。

而莢膜攣縮有可能在術後的任何時間發生,據文獻統計顯示,約有7成5的義乳植入者是在隆乳後的兩年內經歷不同程度的莢膜攣縮,除個人體質因素外,植入物材質、植入位置、手術後的照顧甚至感染等都可能是成因。其中表面光滑的義乳相較表面粗糙的植體攣縮風險較高、植入乳腺下的植體相比肌肉下的位置更易感染及增生纖維囊。另也有研究顯示,乳癌重建手術的莢膜攣縮發生率高於隆乳手術。

莢膜攣縮的治療視嚴重程度而定,一般可分為1到4級,1、2級輕微的莢膜厚化僅需保守觀察、治療,若出現變型、容易看出假體、壓迫疼痛的較嚴重的3、4級情況,就需考慮手術切開或切除增生的纖維囊,患者可考慮更換義乳材質或放置位置等降低復發風險,若有反覆攣縮、不適合再置入假體,也可改以自體脂肪、皮膚來重建,雖無立竿見影效果,但也具有自然柔軟、不易引起免疫排斥等優勢。

許翰平強調,透過適當假體材質選擇、精準手術規劃與完善術後照護,大多可有效降低與控制莢膜攣縮的風險,即使出現問題,亦能透過手術矯正,建議想進行隆乳或乳房重建患者可諮詢整形外科醫師,以提高重建成功率並及整體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