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股骨幹骨折警示錄 –疏忽代價一年才復原

■黃建榮

一個普通的週三早晨,38歲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樣準備開車上班。鬧鐘響了3次他才勉強睜開眼睛,發現已經比平時晚了15分鐘;匆忙洗漱後,幾乎是小跑到停車場,心中盤算著如何才能不遲到。「只要開快一點,應該還來得及…」,李先生踩下油門,車子超速前進,不料在一個彎道處,一輛機車突然從側道切入,李先生本能地猛打方向盤,失控撞上路邊護欄,劇烈的撞擊聲後,他發現自己無法動彈,左腿傳來撕裂般的劇痛。

醫院檢查結果為「左側股骨幹粉碎性骨折」。骨科醫師解釋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骨折類型,股骨是人體最長、最堅固的骨頭,要造成這種程度的損傷,撞擊力必定非常大。當天下午,李先生就接受緊急手術,醫師使用髓內釘將破碎的骨頭固定起來。手術很成功,但這僅僅是復原路程的開始;術後第2天,李先生就因劇烈疼痛而輾轉難眠。「那種痛不是普通人能想像的,即使是最輕微的翻身,都像有人在骨頭裡拿刀割一樣…」,他形容當時的痛。

出院後,李先生開始長達半年復健治療,過程比想像的要艱難得多,前面2個月他必須靠輪椅和家人幫助才能完成基本日常活動。李先生最難熬的是感覺自己成了家庭的負擔,妻子要照顧他,還要上班養家,兩個孩子也因為其傷勢狀況變得不安。

第3個月開始,李先生能夠使用助行器短距離移動,但每走幾步就需要休息,配合物理治療師要求,每天堅持特定的肌肉強化訓練,這些訓練帶來額外的疼痛,讓他一度想放棄訓練,但一想到可能因此終生跛行,只能咬牙堅持下來。經濟壓力也很沉重,3次手術和後續治療費用雖有保險報銷,但自付額仍接近20萬;更糟的是,因長期無法工作,公司不得不找人替代他的職位,一場意外不僅傷了身體,還差點毀了李先生的職業生涯。

半年後,李先生終於能夠扔掉拐杖正常行走,但仍無法久站、跑步或蹲下;整整1年後,他恢復了大部分功能,卻落下天氣變化時隱隱作痛的後遺症,更有可能會伴隨其一生。如今,李先生已經完全改變駕駛習慣,寧可遲到,也不要冒險,深刻體悟沒有什麼會議或約會重要到值得拿生命冒險。

李先生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提醒大眾,行車安全無小事,瞬間的疏忽可能帶來長久的痛苦;遵守交通規則、保持安全車速、專注駕駛,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和社會的責任。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