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產期(EDC)的確立,非常重要!因為整個懷孕過程中的檢查、檢驗,甚至出生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狀況,都需要依據正確週數去做建議與判斷。新手父母也需要在預產期前,做好迎接寶貝的相關準備。
週數有分兩種,「懷孕週數」與「胚胎週數」。懷孕滿40週那天稱之為預產期,以月經週期28天的人為例,懷孕週數(以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英文縮寫LMP,算起)與胚胎週數(以行房日算起)其實差了2週。臨床上的醫療建議所使用的週數,都是以懷孕週數為準,而不是胚胎週數,也就是行房日那天是2週,月經過期驗孕時,就算是4週了。
先介紹「日期推算法」Naegele’s rule。以月經週期28天的人為例,預產期EDC就是,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LMP的「月」數字減3 (不夠減3的,就加9);「日」數字加7(超過當月尾數的日期,就進位到下個月)。舉例:一,LMP 9月7日,EDC 6月14日;二,LMP 1月7日,EDC 10月14日;三,LMP 1月27日, EDC 11月3日。但如果遇到月經週期不是28天的人,就必須做校正;短週期的人往前校正,長週期的人往後校正;如果是月經超級不準的人,則是根本無法校正,算出來的日期就會很不可靠。
最準確、最可靠的方式其實是「超音波推算法」,臨床上產科醫師常以這個方法當標準,它是以胚囊大小(寶寶住的羊水房間)的數字,或以寶寶頭臀徑(頭到臀部之間的長度,不是頭到腳)的數字來做計算。這個算法的好處是,不需要考慮月經是哪種週期、或月經準確不準確,但如果超音波測量時有誤差(如果寶寶彎曲起來或亂動,頭臀徑測量上也會有誤差),之後也可能會微調整預產期日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並不是預產期才會出生,到了37週就算足月,就已經不算是早產兒了。所以37週以後,請孕媽咪們隨時注意產兆,因為寶寶隨時有可能想要出來跟大家見面喔!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婦產科醫師莊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