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重要經濟支柱旅遊產業面臨考驗,尤其中國大陸遊客劇減,一到四月竟然較去年同期減少高達百分之五十六,原因固然與稍早的詐騙園區風波,三月底強震大陸中鐵承建大樓倒塌有關,但是如此巨額的旅遊人數劇減,讓泰國當局相當驚慌,五一長假若干重點景區更明顯感受陸客比例大降,東南亞旅遊人次,甚至落後越南。
泰國疫情後觀光旅遊一度表現優越,去年更接近四千萬人次,並將今年定為旅遊年,也積極推動博弈產業,卻被今年首季的陸客劇減潑了一大盆冷水。造成觀光旅遊慘澹經營的詐騙、地震等諸多因素,只是情緒上的影響,真正核心原因,其實包括如曼谷物價高漲,配套誘因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都讓泰國當局不得不痛定思痛。
近日泰國旅遊與體育部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聯合主辦「Thailand Tourism 2025」論壇,泰國旅遊與體育部正式發布旅遊發展五大策略方向,包括從量轉質:聚焦遊客質量,吸引更多高消費力客群;促進社區旅遊:推動社區導向旅遊,促進二線城市旅遊創收;融合軟實力與數位經濟:將泰國文化與數位科技結合,提升旅遊競爭力;市場多元化:多元化客源市場,降低單一市場依賴風險;建立危機應對機制:因應疫情、天災與經濟動盪等挑戰。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長特別強調,這五大策略方向不僅確立了泰國旅遊業的全新方向,也象徵著泰國在全球旅遊舞台上邁入以「永續、高品質、創新」為核心的新時代,目標是成為東南亞及亞太地區的永續旅遊中心與樞紐。
泰國除了宣示要全方位整頓旅遊市場,振興過去引以為傲的觀光產業,更特別針對陸客目標族群,準備邀請三百位大陸網紅、記者等自媒體人士前往泰國實地遊覽觀光,透過社群平台宣傳泰國旅遊,重振低迷的大陸遊客市場。
借鏡泰國的作為,其實台灣的觀光旅遊,也因為缺乏陸客加持,困頓了好幾年,旅遊相關業者引領企盼的開放陸客團來台旅遊,更因兩岸關係越趨惡化,始終遙遙無期。泰國當局毫不諱言需要陸客,但也未放棄經營其他外來旅客的吸引力;換言之,開放陸客、歡迎陸客,或許會是台灣觀光產業的大補帖。然而台灣旅遊為何低迷,甚至台灣民眾瘋狂出國旅遊,卻對國旅越來越興趣缺缺,其實不只是陸客短缺如此單純的因素。如今若是台幣的升值壓力未減,再不積極對觀光產業提出完善對策,恐怕將會是雪上加霜。
泰國如此雄心,固然有強大的旅遊產業作為基礎,台灣這方面其實也並不差,甚至也有自己的優勢,但何以導致國旅不振、觀光客不來,泰國提出的五大策略方向,值得台灣深思效法。尤其對於陸客,必須拋開意識形態緊箍咒,更別說因為言論驅逐陸配造成的的負面心障,嚴重破壞兩岸民間感情,即使政策鬆綁,恐怕也將成為陸客來台觀光的陰影。這方面台灣必須學習泰國多元、開放、包容的政府心態和社會情商,畢竟沒有人會到一個不友善的地方旅遊。
泰國面對陸客劇減的反應迅速,五大策略如果具體落實,加上敞開雙手笑迎陸客,相信很快就能扭轉頹勢,讓泰國蓬勃的觀光旅遊再次發光發亮。台灣是個旅遊資源雄厚的寶島,對陸客更有歷史等特殊情懷,看看泰國怎麼做,台灣面對嚴峻的經濟困局,怎能繼續讓觀光產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