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寶典 「疼痛知識」線上課程嘖嘖募資平台上線

醫師簡志龍認為,台灣社會醫療可近性雖高,但真正困住家庭的是「判斷力的貧乏」。(簡志龍醫師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高齡族群常有「慢性疼痛」問題,為讓長輩與子女在面對疼痛時不再慌張,並且擁有一套共識化、可落地的決策流程,從醫卅年、長期研究疼痛臨床的簡志龍醫師特別設計一套《一生受用的疼痛知識》線上課程,目前已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線。

簡志龍表示,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年齡增長,脊椎相關的慢性疼痛,如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脊椎狹窄與關節退化等都是造成疼痛誘因,這不僅係長輩們身體的不適,更牽動整個家庭的情緒與經濟,在少子化與醫病關係逐漸緊繃的社會架構下,該以何種方式治療?如「要不要手術」、「該不該打針」、「怎麼選擇治療方向」成為全家糾結重點。

簡志龍指出,台灣社會雖然醫療可近性高,但真正困住家庭的是「判斷力的貧乏」。在台灣,每年十萬個病患中,約有六百六十件脊椎手術,為美國的四點四倍,手術密度高居全球第一。在資訊不對等的環境下,許多家庭因缺乏基本醫療知識與提問能力,最終做出錯誤決策,導致不必要的經濟壓力與照護負擔。

為解決這種的結構性問題,簡志龍專為高齡者與其家庭打造的線上課程《一生受用的疼痛知識》,從多年臨床經驗出發,彙整成一套能讓人理性判斷、安心選擇的實用指南。內容聚焦於高齡者最常遇見的脊椎疼痛與下背痛議題,涵蓋診斷釐清、保守治療的排序與條件、手術的適應症與風險評估等,同時也協助家庭成員學會在就醫前進行討論、分工與準備,避免陷入資訊不對等下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