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十六日表示,為促進高齡族群骨骼健康,花蓮縣衛生局與采風智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運用該公司開發且已取證之DeepXrayTM人工智慧(AI)輔助X光影像判讀技術,於花蓮市衛生所執行長者免費健康檢查,突顯AI技術在社區篩檢中扮演的早期預警角色。
花蓮縣衛生局指出,花蓮市衛生所自今年一月至三月間開始以人工智慧(AI)輔助X光影像判讀技術執行長者免費健康檢查,發現血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的民眾及AI精準智慧健身房的個案,進行髖部骨質疏鬆檢測。共完成二百二十五人髖部X光判讀,在平均年齡六十三點四歲的人群中,顯示僅百分之二點八骨質屬於正常範圍,百分之六十九點八屬於低骨量,高達百分之二十七點四已符合骨質疏鬆症標準。且女性占近七成,顯示其在停經後更易出現骨質流失現象。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直到跌倒或碰撞後才察覺,尤其是發生在年長者。感謝采風智匯股份有限公司資源挹注花蓮市衛生所X光設備,安裝骨質密度與退化性關節炎之AI判讀功能,嘉惠花蓮鄉親及有助於檢測骨質疏鬆症和骨骼相關疾病之風險,測出骨質疏鬆及退化性關節炎之高風險族群,提高醫療服務的準確性及異常個案由衛生所協助轉診至醫院就醫。
花蓮縣衛生局強調,預防骨質疏鬆三大關鍵一、攝取足夠鈣質:三十歲前是建立骨本的關鍵期,而停經後每年骨質可能以零點三到零點五的速度流失。依國民健康署建議,十九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為一千毫克,相當於每日飲用一點五二杯牛奶。小魚乾、豆製品、深綠蔬菜等也是良好來源。另可在醫師建議下補充鈣片與維生素D。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二、適度運動與曬太陽:適度戶外運動可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提升鈣吸收。如快走、太極拳、游泳等運動,既能保健骨骼,也有助於平衡與肌力,降低跌倒風險。三、預防跌倒:居家環境改善,如浴廁裝設扶手、防滑墊;同時透過肌力訓練與平衡運動,提升身體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