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為8年同期新高,且較過去有年輕化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研判,與出國旅遊、國際疫情有關。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截至5月11日,已累計A肝本土病例56例及境外移入17例,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病例數則為8年同期新高。
羅一鈞警告,這一波的A肝疫情,年齡層集中以「30至39歲」的26例最多,其次為「40至49歲」的12例,較過去幾年明顯有年輕化趨勢,且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因鄰近國家包括中國、日本的A肝都有上升,研判跟疫情解封之後國人喜愛到國外旅遊有關。
同時,國內出現今年首起本土A肝群聚,共4人確診,最早發病的指標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後續發現其同住友人的50多歲男性也發病,而後又發現職場同事的30多歲男性以及職場的清潔人員30多歲女性感染,4人分別於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現食慾不振、惡心、黃疸、倦怠、發燒等症狀,就醫時,肝炎指數都破千,經檢驗確診為急性A肝。
羅一鈞指出,A肝其實具有多元傳染途徑,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飲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或經由與感染者親密接觸而感染,潛伏期15至50天,平均28至30天,症狀包括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
A型肝炎致死率約0.1至0.3%,但對於老年人或慢性肝病患者,有較高風險併發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死亡。研究資料顯示,暴露後14天內接種A肝疫苗,預防感染的成效高達95%以上。
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疾管署提供符合條件之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1劑A肝疫苗。
羅一鈞表示,為降低A型肝炎傳播風險,請民眾維持良好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生食生飲。如因出國旅遊或有較高暴露風險者,建議可就醫評估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2劑間隔6-12個月),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