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十四日表示,近年詐騙猖獗,光上個月民眾受詐金額就高達七十六億元;數發部從去年開始花七千一百餘萬元開發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APP,說要提供民眾檢舉詐騙,但實際通報者也僅二千多人。
柯志恩說,檢視至APP上架後的七個月,近廿萬檢舉案件只有一半被認定為詐騙案件,仍有近半無法判斷或未被註記詐騙風險,且數發部通報社群平台業者下架,最久也要等三天,她質疑在這下架的空檔,難道不會有更多民眾不慎受騙嗎?
柯志恩表示,此外,所有通報平台業者案件,有高達九十六點八三%來自Meta(Facebook、Instagram)、LINE卻不到一%,對於很多長輩來說,平常只會使用LINE,反成為阻詐的漏洞,她請數發部務必改善相關通報機制。
她指出,AI基本法突然由國科會改交數發部主推,外界頗有疑慮,相較各國皆由總統主責國家級委員會來推動,如美國總統人工智能諮詢委員會、韓國國家AI委員會、日本AI戰略本部,皆能展現國家戰略高度,但我國卻由三級機關數位產業署來推動,在跨部會協調與量能上,恐不足以因應國際競爭。
柯志恩認為,數發部說要兼顧監管與產業發展來調整草案,但目前已提出專法的歐盟和韓國也沒有兼顧的做法可供參考,究竟要如何兼顧?對於隱私權與著作權有哪些影響?對產業有哪些衝擊?仍需審慎評估。
柯志恩提到,數發部還說要在今年建置完成臺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納入公私部門的資料,並開放給國內外AI模型訓練使用,但不論是強化個資保護的政府資料匯流暨主權AI部署計畫,或規範資料授權的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都尚未正式提出,質疑要如何在今年完成?
柯志恩強調,更重要的是,當政府砸重金打造AI語言模型時,掌握大數據的人就有話語權,所以在推動管制規範上,如何避免偏袒性立法,將是後續要關注的議題;她也呼籲國科會和數發部,在推動政策時,務必恪守技術中立,避免AI淪為替政府宣傳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