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40歲林姓女子每年接受抹片檢查,去年檢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變化」(ASCUS)後,在醫師建議下進行人類乳突病毒(HPV)篩檢,發現感染高風險型HPV;進一步陰道鏡檢查證實為子宮頸輕度病變(CIN1)。經半年健康追蹤與免疫力管理,病變明顯改善,無需接受侵入性治療。
雖然傳統的子宮頸抹片能篩檢出病變細胞;但研究指出,仍有約1~2成可能出現偽陰性。陽明交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冠閔表示,超過90%的子宮頸癌與高風險型HPV感染有關;若能同步進行HPV篩檢,能更有效提高偵測率。當抹片結果顯示為ASCUS,若進一步篩檢顯示未感染HPV,僅需定期追蹤;但若發現高風險型HPV感染,則建議進一步接受陰道鏡檢查,以確認是否出現病變。
國健署今年針對民國79、69與49年出生女性提供一次免費HPV篩檢,提高子宮頸癌的早期篩檢率,有效降低偽陰性風險。黃冠閔提醒:「子宮頸癌可預防、可早期發現,婦女務必把握免費篩檢機會,定期檢查才是真正的保障」。
黃冠閔提醒,符合補助資格者應積極參與篩檢,確保自身健康。即使感染HPV,仍可接種子宮癌疫苗預防其他類型感染(建議施打年齡45歲以下)。目前尚無藥物可消除HPV,主要仰賴自身免疫力,並維持安全性行為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