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花神特色汙水孔蓋啟用

台南市政府副市長趙卿惠、北區區長潘寶淑與地方民代,共同參與昨天花神汙水孔蓋啟用儀式。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市政府水利局與北區公所昨天在北區三老爺宮前舉行「三老爺宮十二花神」汙水人孔蓋啟用儀式,由副市長趙卿惠主持。三老爺宮共有十二花神壁畫彩繪,目前人孔蓋只做四十個、花神一至四月,尚有八月的花神未用,北區區長潘寶淑表示,將分三年,讓三老爺宮十二花神全部變成汙水特色孔蓋的主視覺。

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出自畫家薛明勳之手,是廟宇中罕見的藝術珍品。水利局參與鎮北坊歷史街道汙水孔蓋的設計時,設計團隊將十二花神中的花卉元素轉化為孔蓋圖案,展現宗教文化的尊重與創意的結合。

目前已設計的四款特色孔蓋,分別是正月梅花柳夢梅、二月杏花楊貴妃、三月桃花楊延昭、四月薔薇張麗華,共計四十個,都安置在三老爺宮放射出去的周邊街道,包括北華街、裕民街、長北街及周邊巷弄。

水利局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推動特色孔蓋計畫,已在普濟殿、永樂市場、蝸牛巷等地設置十三款特色孔蓋,讓街道成為文化的展示平台。三老爺宮十二花神尚有八月尚未上蓋,包括五月榴花鐘馗、六月荷花西施、七月鳳仙花石崇、八月桂花綠珠、九月菊花陶淵明、十月芙蓉花謝素秋、十一月山茶花白居易、十二月是臘梅花老令婆等,未來將分三年讓這八月的花神陸續上蓋。

但在和宮廟合作設計汙水孔蓋時,有一個很大的禁忌就是神明不能放在地上讓遊客踩。所以三老爺宮的花神雖各有代表人物,但在人孔蓋上的,只有花和人名,沒有神,就是不希望去踩到宮廟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