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專題〉兩岸關係瀕臨戰爭邊緣

民進黨已經連續執政九年,兩岸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康子仁∕專題報導

總統賴清德就任大位即將屆滿週年,連同前總統蔡英文的八年,距離前總統馬英九卸任,民進黨已經連續執政九年。民眾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兩岸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已經瀕臨戰爭邊緣,國際間更擔憂,一旦台海爆發衝突,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賴清德總統一上任就徹底揚棄憲法一中精神,將憲法增修條文中定義的一國兩區「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改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揮舞兩國論的大旗,更將國人習慣的國名「中華民國」,動輒以「中華民國台灣」取代,彷彿是「台灣共和國」的過渡名稱。領導人的所作所為,就像是讓台獨借殼上市,依附在中華民國的軀殼當中,再伺機丟棄。

賴清德掌權後,持續操弄反中、抗中,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大肆驅離原本應屬於言論自由範疇的陸配網紅,內政部移民署更是發動大規模清查,通知一點二萬名兩岸婚姻移民第一代、第二代繳交「喪失大陸地區戶籍」。賴政府上台後,已經讓陸配感受到嚴厲的肅殺氣氛。

從蔡英文一直到賴清德擔任總統,海基會和海協會彷彿斷了線的風箏,人民權益失去保障;已經中斷五年多的兩岸旅遊更是最大的輸家,從業人員漂泊流離,不知何處才是盡頭;台海瀕臨戰爭邊緣,大陸動輒無預警軍演,我方只能被動因應;兵役由四個月改為一年,多少家長擔心小孩像俄烏戰爭一樣,上戰場成為砲灰,這些都是在馬英九時代所想像不到的,短短九年時間風雲變色、噩夢連連。

當美國對於一旦中共對台動武的因應之道,從拜登時代的戰略清晰,川普又回到戰略模糊;當美國昔日崇尚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變成川普的商人性格、捉摸不定,凡事皆可拿上談判桌;當歐盟和日、韓在美陸兩大強權之間,尤其面對川普的關稅風暴,都極力維持中立,不願選邊站以免損及國家利益之際,只有台灣如同飛蛾撲火般的奮不顧身,緊抱美國大腿。已經徹底失去主權國家的轉圜餘地,成為只會跪舔的哈巴狗而不自知。

如今的台灣人萊豬吃了,軍備也買了,就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搬走了,我們得到什麼?就連CPTPP的入場券也換不到,只剩下美國不斷追索,一下子要求我們的國防預算,要到GDP的百分之十、百分之五漫天喊價,甚至對美軍購的金額,也不能納入台美貿易逆差中計算;一下子又動輒喊話,要對台灣的晶片課稅,對等關稅的威脅依舊未解,不禁讓百姓想問,過去一再指責馬英九賣台、強調台灣人要有骨氣和尊嚴的民進黨,如今要如何自處,又要如何面對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