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在華人地區也流傳「端午食五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吳婉瑜表示,「五紅」象徵五行養生,一般來說沒有固定菜式,只要選擇「當季紅色」的食材即可,像是紅莧菜、蝦、紅油鹹鴨蛋、烤鴨、雄黃酒等。
吳婉瑜指出,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可以選擇原態紅色食材入菜,如紅豆、蝦、紅彩椒、番茄、紅莧菜等,也可選擇當令新鮮水果像是桃子、李子、火龍果、西瓜、櫻桃,以增加維生素C等抗氧化食物的補充,均衡養生不怕胖。
吳婉瑜說,端午時節溼氣重,選擇有助排溼與抗氧化的紅色食材,不僅符合節慶意涵,也有助於養生保健,端午粽通常高油、高鹽、高糖,如果可以搭配高纖及抗氧化的五紅家常料理,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將傳統節慶文化融入營養觀念,讓「吃五紅」不再只是習俗,更是現代人過節的健康養生之道。
吳婉瑜及廚師鍾緯推薦五道簡單實用的「五紅」料理,適合全家大小一同享用,分別係紅藜麥粽,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鈣、鐵、維生素E與葉酸;彩椒烤蝦仁,富含抗氧化的蝦青素且脂肪含量低,其維生素 B12、E 也比畜肉來得更高,有助於造血和維護紅血球輸血功能;番茄炒蛋,養顏補氣、開胃促進食慾,是家常料理首選;炒紅莧菜,營養價值高,鐵質比菠菜多1倍以上,能補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