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久坐辦公、姿勢不良、過勞損傷,都是腰部痠痛可能的肇因」。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秉融表示,中藥搭配針灸治療腰痠背痛,能有效治療且改善症狀。
蔡秉融指出,中醫生理學中提及「腰為腎之府」,腰部損傷與腰椎、肌肉、骨盆等結構相關,也和多條經絡聯繫,需詳盡釐清、鑑別腰部痠痛的成因與證型,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腰痠痛可粗略分為氣滯血瘀證、肝腎不足證、寒濕痹痛」等3種。「氣滯血瘀證」多見於久坐姿勢不良、運動或勞動急性拉挫傷等,患者年齡廣泛。此類患者主訴通常是痛較痠感明顯,多為強烈撕裂痛感、稍彎腰或轉腰動作即加劇症狀;症狀嚴重(劇痛難忍、瘀血青紫)建議先前往西醫骨科或復健科診察,以排除骨性結構損傷之可能。
若已確認軟組織傷害(肌肉損傷),可在急性期採取冰敷,降低局部紅腫熱痛;慢性期(發炎減緩後)可使用針灸治療局部筋結點和肌肉緊繃痛點、適度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活血去瘀中藥如疏經活血湯等。也建議適度作緩和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養生功法,促進氣血流暢。
「肝腎不足證」多見於長期過勞者和高齡長輩,肝腎之精衰少的長輩會有筋骨痠痛、腰部軟弱無力的現象。此類腰部痠痛多是隱隱作痛,伴隨痠軟、麻木、僵硬的症狀。除使用針灸補益腎氣外,也可使用補益肝腎之藥物如獨活寄生湯;也建議黑豆、核桃、黑芝麻、杜仲茶等食療選擇。工作時可使用護腰;減少房事、熬夜等損耗腎氣之事。
「寒濕痹痛證」常見於居住或工作地點屬潮濕環境,以及陳舊腰傷患者,通常痠較痛感明顯,且畏寒、怕冷,特別是淋雨後症狀易加劇。可重用艾灸法溫陽袪濕,以達到除寒痹,減少生冷食物(冷飲、瓜果)、保持居住環境乾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