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建800公里步道 8成青少年活動不足 府推2030增141萬人運動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統計台灣地區82%的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總統府22日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聚焦從小培養健康習慣,要求交通部、客委會、原民會、農業部整建800公里步道,並持續增加環島自行車道路網,目標訂為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

衛生福利部次長周志浩簡報指出,國內2021年統計,12到17歲兒童及青少年有82%身體活動不足,與WHO在2022年統計全球的81%差不多;但18到64歲成人方面有51%,遠低於全球的27.5%;65歲以上長者有64%,低於全球的44%。

周志浩表示,政府盼達成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目標,換算12歲以上應增加141萬身體活動人口。

在改善策略1「營造活躍社會」,周志浩指出,希望訂定全民健走日、登山日、自行車日,提升大眾對身體活動益處的認知並組織大眾參加活動,並加強各部門專業人才培訓。

策略2「創建活躍環境」,盼整合都市計畫與交通規劃,在城市中建置行人、自行車空間,創建「隨時可以動」的環境;亦將盤點全國步道與自行車道布建情況、升級品質,並加強路網串聯與升級。

策略3「培養活躍國人」,盼透過良好體驗體育教育與活動、提供活動度較低或受限者身體活動的評估與諮詢,並於各公共場所辦理身體活動計畫,目標於2030年提升12歲以上身體活動比率達51%,並提升失能者參與活動人數達7.4萬人,整體規律運動比率目標達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