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如何有效又安全地減重」成為許多民眾關注的焦點。減重並非單純追求體重下降數字,而是應著重於改善體脂、提升基礎代謝與整體健康。若能從飲食、運動及作息3方面著手,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塑身的關鍵。
理想的減重速度為每週0.5至1公斤,以減脂不減肌為目標。飲食方面應以「高蛋白、高纖、低油低糖」為原則,避免攝取過多精緻澱粉與高熱量零食,並保持規律三餐與充足水分,以穩定血糖與抑制食慾。運動則建議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並搭配肌力訓練,幫助增加肌肉量與燃脂效率。此外,充足睡眠與良好壓力管理對荷爾蒙平衡與代謝也扮演重要角色。
久坐上班族則常見代謝下降與壓力型肥胖問題。建議每日定時起身活動、午休進行簡單伸展或快走,外食應選擇低油少鹽、增加蔬果與膳食纖維。必要時可搭配綠茶萃取物或水溶性纖維等營養品,並補充維生素B群,有助代謝與情緒穩定。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藥師江枚玲22日表示,針對近年流行的減重處方藥物,如GLP一類藥物(俗稱「瘦瘦筆」)等,務必在專業醫師評估下使用,請留意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便祕等副作用,但大多數症狀會隨著時間逐漸緩解,若不適感持續或加重,應立即與醫師聯繫。
減重應視為一種「長期的生活優化」,而非短期節食或盲目用藥。從根本改善飲食、運動與作息,才能達到健康且持久的體態。「你不是在減肥,而是在投資一個更健康、自信的自己。」唯有從根本建立正確觀念,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續、健康與有活力的身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