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二0二五台南水域遊憩體驗活動」首部曲二十四、二十五日在關廟區大潭埤旺萊公園舉辦,同場加映關廟青文化協會舉辦的「東門城外遊香洋」活動,在水域遊憩體驗之外,還有小農市集、稻米食農教育等,讓參與民眾共同感受關廟大潭埤水、陸域的魅力。
關廟區舊稱「小香洋民社」,昔日以種植稻米為主,大潭埤是主要灌溉水源;關廟青文化協會執行長許玓維表示,關廟大潭埤昔稱「弼衣潭」,歷史悠久,早年供灌農耕,相傳收成時,稻浪飄香像海洋一樣景致宜人,清朝時期還有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耨」的美名。
許玓維指出,關廟是府城東門城外最早春耕的地方,當時的民眾在農作物收成後,會沿著一八二線到東門城,將物品運至城內販售。雖然目前周邊已少見稻田風光,但這次舉辦的「東門城外遊香洋」活動,主要在呼應「府城城垣三百年」,有稻米相關的食農教育、小農市集和手作DIY。
觀旅局長林國華是關廟在地人,對關廟景點如數家珍,他說,台南擁有豐富的水域資源,透過舉辦「埤塘漂遊趣」的水域遊憩體驗活動,不僅推廣水域遊憩文化,也促進在地觀光與經濟發展。
立委王定宇細數關廟大潭埤歷史,並以自身體驗述說參與SUP立式划槳的使用感受,引起現場民眾大聲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