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姿瑢
打了一通電話給父親,對方傳來了父親的聲音:喂。心裡突然吃了一驚,父親還活著呀!是誰說父親往生了!當我醒來,才發現是夢一場。
父親是個發明家,喜歡創作研發新產品。早期爺爺在東嶽殿旁的不遠處開店賣書包、學生帽,所以父親也練就了一手車縫的功夫。印象當中,最先發明摩托車的袋子,再來發明竹製涼椅、竹製屏風,外銷沙烏地阿拉伯。後來改做木製嬰兒床,大約六十年代,父親製作絹印,把卡通圖案印在嬰兒床兩邊的木板上,不同顏料反覆從上往下刷下來,後來這款嬰兒床停產,可能是做工太繁複,後期改做鐵製嬰兒床,幼兒咕咕雞助步車。
為了發明產品,父親使用鋼鐵材質,親手設計自動化烤漆設備。將近六十公尺長,寬一點五公尺,高一點八公尺的烤箱,父親一手拿著護目鏡,一手焊接而成。採用馬達齒輪輸送帶運轉,將上漆的半成品送進烤箱,再用瓦斯爐加熱烤漆,完成後再組合包裝。為了節省成本,進而研究調漆。採用玻璃纖維製作鹽酸池,做去油汙設備。研究電磁鐵,令搖籃自動搖晃。成功地申請了電磁鐵搖籃的專利。
父親一生的心血,全部投注在發明上面。然而不斷的投資開發新產品,卻沒有為父親帶來財富,反而每個月辛苦地跑三點半,這對我而言造成很大的影響。養成了我開源節流,節儉的習慣。
父親晚年常告訴我,他要東山再起,我知道父親有很多的夢想尚未完成。至少,我也跟在父親身邊幫忙了幾年,但是距離父親的夢想,還是非常的遙遠。
不放棄夢想,不願意退休,不肯面對自己,年事已高的父親,在工作上搬重物而意外受傷,加上多重併發症而往生,享年八十一歲。
父親往生的一年裡,我固定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到父親的神位誦經。從《地藏王本願經》、《金剛經》、《阿彌陀經》、《佛說三世因果經》大約兩個半小時,一口氣猶如神助般地誦畢。
一年後,我摺紙製作了二條龍船祭拜父親。我擲杯問父親,您現在過的好嗎?連擲三次都是聖杯。
父親告訴我,他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