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打著大罷免旗幟全台出征,行政院最近也猛拿地方開刀,其一為台中、高雄的發電廠「火力全開」,其二為統刪對地方政府的六百三十六億元一般性補助款。卓內閣祭出這兩招之前,看不到行政院與地方政府的溝通,連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也感到錯愕;甚至,受害的不只是地方政府,更是遍及全台灣每一個百姓。
話說,去年五月初,卓榮泰已內定接掌行政院、卓內閣已然組成即將就任時,卓榮泰提醒內閣成員必須要接地氣、服務民眾,與立法院要面帶笑容、誠意溝通。只不過一年的時間,這個「溝通內閣」的期許卻早就一一破功;尤其是與立法院毫無溝通誠意,覆議、釋憲、向憲法法庭聲請暫時處分等等對抗招數接連出籠,所謂「溝通內閣」早就全面轉型為「戰鬥內閣」。
如果卓內閣是「擇善固執」,從溝通內閣轉型為戰鬥內閣或許還可歸責於在野黨。但從TVBS、台灣民意基金會等最新民調來看,民眾對卓榮泰的不滿意度都高於滿意度,《美麗島電子報》民調也顯示賴政府的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可見民進黨和卓內閣根本就是「擇惡固執」。
從近日這兩次拿地方開刀,更可看出卓內閣罔顧民眾利益。首先,五一七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之後,全台夜間供電因失去太陽光電而更加吃緊,造成如此窘境的根本原因就是民進黨不切實際的「非核家園」政策。豈料,民進黨不但不趕緊改弦更張,卻用不具操作許可的高雄興達電廠備用燃煤機組、大林電廠除役燃氣機組登場救援;尤其是,台中電廠九座燃煤機組同時運轉,鄰近居民大喊鼻子、喉嚨乾癢。中南部居民被迫「用肺發電」,淪為「非核家園」的慘痛代價。
儘管如此,卓內閣還是報喜不報憂,環境部長彭啟明仍誇言台灣空氣品質僅次於日本,此說立刻遭到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以各項數據戳破。更進一步來看,去年賴清德就任總統之前,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就直指台灣達不到二0五0年淨零碳排目標,「(民進黨)政府講的話很多都在騙人」。由此來看,民進黨在乎的根本不是人民的健康與利益,而是如何粉飾太平、攫取選票。
再看卓內閣通刪六百三十六億元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所謂「通刪」看似對所有地方政府無差別待遇,沒有「藍綠眼」,但說穿了就是把中央政府的問題一股腦地丟給地方政府承擔。曾任六屆立委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更踢爆,立法院刪除中央政府總預算時,根本沒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這個科目的預算,卓內閣有移花接木之嫌。質言之,卓內閣顯然是想瞞天過海、暗度陳倉,以中央政府的權力無端藉勢苛扣地方政府。
民進黨政府集錢又集權,即使今年度總預算被刪減兩千零七十五億餘元,創下被刪減的最高紀錄,但實際上通過的預算數兩兆九千兩百多億元也是史上最高。儘管卓內閣「史上最多金」,卻仍想方設法要地方政府勒緊褲帶,甚至還說地方政府可以舉債支應,地方政府情何以堪?
卓內閣逼迫地方民眾「用肺發電」、大砍地方政府補助款,打的算盤並不難理解,就是想把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不滿轉嫁給地方政府,尤其目前地方政府首長藍多於綠,卓內閣更想藉此激發地方民眾對在野黨的怒氣。但實際上這種盤算卻讓人再一次看到卓內閣只想用最膝射的方式處理問題,而且滿腦子都是基於政治算計的權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