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淑芳、徐義雄∕綜合報導
COVID-19疫情估計要燒到8月初。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日表示,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近6.3萬人次,連續第8週上升;不過增幅略有減緩,仍需觀察端午連假效應。惟新增132例重症、15例死亡,重症創今年新高。醫籲若非高風險族群有症狀速就醫,不必等快篩。
羅一鈞指出,COVID-19上週門急診就診計6萬275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9%,增幅較先前一週略減緩,但仍需觀察端午連假效應對本週就診人次之影響。預估6月份仍呈上升趨勢,高峰仍預估將落在6月底、7月初,直到8月9日就診人次有望下降到2萬餘人次,脫離流行期。

上週新增COVID-19併發132例重症本土病例及15例本土死亡病例,重症創今年新高紀錄。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重症中年紀較小個案是中部5個月女嬰,5月底發燒、咳嗽、流鼻水,前往診所就醫未改善;家屬發現活動力、食欲下降,隔天到急診就醫時,胸部X光顯示肺浸潤,快篩顯示新冠陽性,被收治加護病房,目前已轉入一般病房,生命徵象穩定,持續治療中。

林詠青表示,該女嬰尚未達接種COVID-19疫苗適齡年紀。調查其接觸史,同住家人不僅一人有同樣咳嗽流鼻水症狀,且經過快篩確認陽性,不排除家戶內傳染。
疾管署統計,今年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564例,其中81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近9成,國內目前主流變異株為NB.1.8.1。
羅一鈞表示,疫情升溫,疫苗打氣旺盛,莫德納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22.6萬人次,上週接種更接近6.9萬人,為前一週接種4.1萬人的1.7倍,再創近3個月以來單週新高;另是民眾主動戴口罩比率都有明顯提升,有助疫情降溫。
羅一鈞強調,目前COVID-19疫苗與抗病毒藥物儲備量充足,民眾如有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但非「長者、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症風險因子對象,建議戴口罩到基層診所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篩檢,及進行後續診斷與治療。
不過,具重症風險對象,為感染COVID-19後可能導致併發症之高風險族群,如有疑似症狀建議先快篩,並儘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