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四日迎來自由派新總統李在明,他矢言引領國家走出戒嚴危機亂局,重振因成長放緩和全球保護主義威脅而步履蹣跚的經濟。有專家認為,南韓外交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變。
現年六十一歲的李在明是人權律師出身,他稱前一天的大選是對前總統尹錫悅戒嚴以及執政黨未能阻止這項注定失敗舉動的「審判日」。
李在明在國會外發表勝選演說時表示:「首要任務是果斷平息叛亂,確保不會再有槍口與刀劍轉而對付人民的軍事政變。」
他說:「我們憑藉人民共同的力量,定能克服眼下暫時的難關,我們人民具備非常強大的能力。」
李在明上任後將面臨一連串嚴峻的經濟和社會挑戰,包括前總統尹錫悅戒嚴風波後社會嚴重分裂,以及美國難以預測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衝擊南韓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
華府的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李在明將發現自己難有時間喘息,必須著手處理任期初期最重要的任務:與川普達成協議。」
史丹佛大學社會學教授申起旭則認為,李在明就任也可能預示南韓外交政策將有重大轉變。他說:「李在明預料會把韓美同盟列為優先要務,同時尋求與中國和北韓接觸。」
李在明曾就與大陸和北韓的關係表達態度較為緩和的計畫,尤其強調北京作為主要貿易夥伴的重要性,同時表明不願在台灣海峽安全緊張局勢上採取強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