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區公所與學甲商圈協會發表「雲端上的風土光影:台灣首部鄉鎮級空拍圖庫」暨《學甲十三庄地景圖誌》,歷時三年拍攝八千張照片,詳細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象徵地方數位文化資產邁入共創與共用的新里程。
發表會由學甲區長張明寶、學甲商圈理事長陳俊安共同主持。張明寶指出,《風土光影》不僅是對學甲文化的整理,也是地方教育、觀光展覽、文化行銷的重要資料庫,這是學甲送給各界的文化禮物。
陳俊安表示,推動學甲地方創生計畫,維基百科和Google商家優化時,卻發現沒有開放授權的在地照片可上傳,於是決定自行拍攝,從五十度高的全景視角看學甲,將全面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從聚落到地景、從自然到人文,結合空拍與平面影像,建構出全台第一部以鄉鎮為單位的雲端影像文化地誌。
掌鏡的攝影師鐘盟超分享拍攝歷程,他說,學甲聚落已融入田地或新建設中,空拍時難以辨識,只能透過舊地圖、耆老口述與日夜光線變化對照分析,找尋被時間吞噬的記憶點。

陳俊安表示,「學甲地景圖庫」除是全台首創的鄉鎮級空拍文化地誌,拍攝的八千張照片全面上線,圖庫開放釋出皆可自由下載,重製與商業應用,只需註明「圖片來源:學甲商圈協會」,另圖庫已實際應用於超過二百篇維基條目與一百家在地商家的Google頁面,展現數位共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