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諶小姐罹患「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接受復健治療、類固醇及增生療法注射,效果不彰,去年中旬進行微導管手術,去除肩關節異常增生的毛毛樣微血管,大幅緩解疼痛,手能舉高也能後扣背後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影像部醫師梁耕維指出,像五十肩、網球肘、膝關節炎等這類慢性骨肌疼痛,以前認為是肌肉不足、韌帶受損、軟骨磨損造成疼痛,後來發現慢性關節炎組織有異常新生的毛毛樣新生血管,這些血管叢會形成細小神經,造成發炎、慢性疼痛。
現在慢性骨肌疼痛治療有新選擇,針對毛毛樣血管疼痛進行「骨骼肌肉栓塞治療」在X光透視導引下,將微小導管從手部或是鼠蹊部的動脈導入,尋找疼痛部位的異常新生血管,再注射栓塞藥物,去除毛毛樣血管,改善疼痛。
梁耕維提醒,如果有3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疼痛部位有明顯壓痛點、晚上就寢或是早上起床時疼痛特別明顯、活動一陣子後疼痛會緩解、痛的部位曾經發紅、變腫,或是飲酒、泡澡、激烈運動後疼痛增加,可能就是毛毛樣血管造成的慢性骨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