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悠悠薄荷香

■張元麗

盛夏的午後,陽光如金色綢緞般灑落,給這個繁忙的世界披上了一層耀眼的華服。先生泡了杯薄荷茶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瞬間讓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了那個簡單而純粹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的薄荷味辛、性涼、喜濕,多生長在靠近水域的陰涼處。每當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灑落,我便迫不及待地跟隨奶奶去河道溝渠邊摘薄荷。奶奶,那位總是穿著藍色布裙,頭髮梳成一個小髻的老人,她的手,如同經年的古樹,皺紋裡藏著歲月的智慧。

野生的薄荷,自由生長,不受拘束。它們或隱匿於雜草叢中,或獨自傲立於水畔,清新的香氣隨風飄散,令人心曠神怡。但奶奶總是能輕而易舉的辨認出薄荷,奶奶輕輕地指著一片薄荷教我如何分辨:「元元,看這片葉子,葉片的邊緣是呈鋸齒狀,顏色鮮綠,一走近它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清香,這就是我們要摘的薄荷。」我學著她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採摘著,生怕弄傷了這些嬌嫩的生命。在採摘的過程中,奶奶不時地向我娓娓道來薄荷的種種用途。她告訴我,薄荷不僅可以泡茶飲用,有清涼解暑之功效,還能用來驅蚊,讓夏日的生活更加舒適。更神奇的是,薄荷還能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在奶奶口中,薄荷的每一片葉子都彷彿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盡的清新與活力。

「奶奶,薄荷用途這麼多,為什麼會生活在溝渠呢?」我好奇地問。奶奶笑了笑,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薄荷雖然用途廣泛,但它並不嬌貴。它能在溝渠中生長,正是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薄荷不需要太多的陽光和肥料,只要有一點土壤和水,它就能茁壯成長。這種隨遇而安、頑強生存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她頓了頓,繼續道:「就像人生一樣,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環境可能並不如我們所願。但是,只要我們擁有像薄荷一樣的適應能力和頑強精神,就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存下來,並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奶奶的話深深印在了我心中。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那片生長在溝渠中的薄荷,想起奶奶的教誨。採摘結束後,我和奶奶坐在田埂上稍作休息。她拿出常用的小籃子,開始熟練地處理新採的薄荷。每一片葉子都被她輕柔而仔細地洗淨,然後晾乾,最後被一一裝進一個精緻的小布袋裡。這些小綠葉,一部分將被帶到市場去換取一些小錢,以補貼家中的開支;而另一部分,奶奶則特意為我留下來,用來泡製清涼的薄荷茶。

隨著太陽緩緩西下,我們滿載著薄荷踏上了歸途。夕陽的餘暉輕輕灑在奶奶的臉龐上,為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在那一刻,我由衷地覺得她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那些與奶奶一起度過的簡單而純真的時光,如同一首動人的田園詩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如今,奶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薄荷的綠意依舊盎然如初。每當我嗅到那獨特的清香,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和那些溫馨的往日時光便浮現在眼前。這些珍貴的記憶,如同薄荷那持久的香氣,始終縈繞在我的生活之中,為我帶來綿延不絕的溫暖與力量。

此刻,先生為我泡的薄荷茶已經失去了溫度,但那獨特的清香卻依舊揮之不去,我輕輕地端起茶杯,深吸一口那淡淡的香氣,彷彿穿越時空,重回那個盛夏,與奶奶共度那段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