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穩定體質 提升自然懷孕

中醫師陳孟勤說,透過中藥及針灸調理達到氣血陰陽整體平衡,有助提升自然懷孕機率。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據統計,台灣約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面臨不孕困擾。透過中藥及針灸調理,依照女性的月經週期調整「氣血陰陽」可達到整體平衡,男性提升精子活力與數量,進一步穩定體質,提升自然懷孕機率。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孟勤表示,台灣不孕症盛行率約10~15%。中醫對於不孕症的病因病機,常見分為:

1.腎虛型:先天體質較弱,或是太早熬夜、壓力大、房事頻繁,易傷腎。中醫認為腎是「生育的根本」,腎氣虛就像土壤不夠肥,種子再好也難發芽。

2.肝鬱型:現代女性壓力大、情緒悶在心裡,會影響到肝氣的順暢,導致排卵不規律、月經亂,受孕機會也降低。

3.痰濕+血瘀型:飲食不節制、體質偏濕型,及常吃甜食、油炸、冰品的人,容易讓體內痰濕堆積、循環變差。若有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等,會直接影響著床或排卵。

中醫師依照女性的月經週期,調整氣血陰陽,讓每個階段都順利運作:1.月經剛結束(經後期):補腎養血,補充營養,準備下一次排卵。2.接近排卵期:加強疏肝理氣,幫助排卵順利。3.排卵後(經前期):溫陽助孕,中醫會加強補腎陽,讓子宮內膜更有「黏性」,準備著床。4.行經期:活血通經,協助子宮順利排出月經,預防瘀血,為下一個週期做好準備。若月經穩定來潮,才能準確推算排卵時間並安排同房,有助提升自然懷孕機率。

男方治療以補腎陽與固腎精為主,常用藥如枸杞、芡實、巴戟天、菟絲子、鹿茸等,提升精子活力與數量。

陳孟勤建議,日常保健與飲食注意少吃冰品、寒涼飲食,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攝取足夠蛋白質、深色蔬菜與堅果;規律作息、不熬夜,經期不著涼、不碰冷水,適度運動如瑜伽、太極、快走等幫助氣血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