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勝利國小畢展 以聲景走讀東門

 

位於城門旁的勝利國小發展城垣課程,以聲音和創作,對話東門場域,為東門三百年注入世代觀點。(記者林雪娟攝)

今年逢府城城垣三百,東區勝利國小和文化局等單位配合一系列課程,並於西竹圍廳長官邸舉辦「府˙城三百一、未來」展覽,以聲音記憶為核心,融合歷史走讀、議題探究與藝術創作,引領參觀者「聽見城市、想像未來」,畢業生和師長,跨域整合聲景、藝術與城市記憶,以聲音和創作,對話東門場域,為東門三百年注入世代觀點。

老師黃雅貴表示,策展名稱「府˙城三百一、未來」,富含多層意涵,藉由「憶東安、議現在、藝未來」三階段,帶領學生走入東門場域,以聲景為經、場域為緯,展開一段城市記憶的探究與未來城市願景的書寫。從城門、巷弄、市場、公園到聲音的收錄、故事的轉譯,學生不僅學會觀察,更透過創作,表達對在地的關注與想像。這場策展,不僅展現課堂學習成果,更是一場從聲景走讀、議題探究、藝術創作到公民行動的跨域學習實踐,讓學生在東門城歷史與生活之間,發出屬於自己的城市聲音。

課程歷時1年,整合語文、社會與藝術課程,並與在地文化團隊「目目˙赫茲博物」合作,以「聲音感知城市」為起點,帶領學生進行聲景錄製、議題企劃與策展實作,重新認識東門場域的文化紋理。展品融合紙雕、地圖、聲景QR Code、多媒材裝置與學生撰寫的四格漫畫,表現議題涵蓋交通安全、市場文化、宗教空間、公園規劃等。

黃雅貴說,這項小六生的畢業展覽,不僅是一次學習成果展現,更是一場「從生活出發、向未來發聲」的行動實踐,透過聲景、藝術與行動,孩子以創意回應城市,用策展打開公共對話可能,為府城三百注入下一代的創意迴響。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