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你是否有過久坐會陰悶痛、睪丸微痠、腹股溝拉扯症狀?西醫通常說它是攝護腺發炎,吃了藥反覆發作。其實,它可能是骨盆疼痛症候群,中藥針灸調理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吳姓男子看過泌尿科,也抽過血驗過尿及照過照X光,結果一切正常,但泌尿科醫師還是叫他吃抗生素,結果病症反覆發作。這種說不上哪裡痛,但又真實影響生活的「男人底盤痛」,其實可能不是攝護腺炎,而是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西醫稱它是無細菌慢性攝護腺炎。
一品堂中醫總院長蔡全德指出,門診中常見60歲以上男性,因久坐、壓力、久憋精或生活作息不良,導致骨盆底肌群緊繃,進而壓迫神經。這類神經卡壓產生的轉移性疼痛,往往表現在會陰、睪丸、肛門、甚至射精時逆壓不適。
其實這是一種氣血阻滯、神經過敏與骨盆張力不平衡的綜合表現,中醫在辨證上可以從疏肝理氣、補腎化濕著手,療效穩定且沒什麼副作用。
蔡全德建議可搭配中藥調理補腎疏肝加熱敷或遠紅外線熱照尾椎(骨盆神經叢區域)。其次每週一次適度排精,避免攝護腺液累積,及適當運動、坐姿調整、少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