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猖獗 打詐良策何在

記者王勗∕特稿

詐騙是現代人無時無刻都可能面臨的威脅。詐騙陷阱往往鎖定人性的痛點,整體經濟環境的衰退,對金錢的渴望與急迫也正是許多人可能面臨的問題,詐騙無往不利,也正是因為直擊人性最深沉的需求。而詐騙的犯罪成本遠低於他類犯罪,只要追查不到上游,集團只會持續擴張、分裂。

詐騙犯罪是精密分工的集團犯罪,在查緝工作中,檢警除需分析共犯追查上游、也要根據金流截斷取款,打詐迄今一直是警方重點工作之一,然而金融交易的獨立、隱密特性,在保障財產安全同時,弔詭的在周密的犯罪分工下,也成為歹徒的保護網,檢警往往僅能做到查緝車手(斬手),對於集團的中上游的大腦、中樞區塊,仍充滿重重挑戰。

詐騙被害人哪怕發現上當,匯出的金流也往往迅速隱匿至一個又一個的人頭帳戶中,曠日廢時的偵查與起訴,更是對被害人的無盡消磨,即便判決確定能夠向車手求償,這些集團「可割可棄」的棄子也未嘗有償還能力。這不僅是現行偵查工作的無奈,更是被害人的無盡夢魘。若無相應的偵查、執法權力作為後盾,也只能停留在「能救一個是一個」。

百姓的財產安全全然仰賴宣導教育與相關單位有限的作為上,能否真正有效打擊詐騙也仍是未知。整體經濟環境的衰退下,詐團能夠以相對較低的風險與法律責任得到高昂的獲利,無形中只會促生更多的共犯與更多的被害者。目前詐欺案件刑案比例逐年上升,有限的量能如何追上無窮擴張的犯罪型態?如若產業興盛、經濟條件勘能負擔,又有誰願意鋌而走險?

不論是強化查緝能量與資源,或是提高刑度、加重詐騙的犯罪成本,都需相關單位合作與主管機關政府的支持,就根源直面問題,研擬檢討打詐策略,或能真正打擊犯罪、遏止悲劇的連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