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荒唐剷除大林路椰子樹,理由莫須有

大林路開闢應已三十年,近三十年來有多少落葉傷及幾位路人?請市政府拿出數據。(本報資料照)
吳昭明

《中華日報》去年十一月〈府城廣角鏡〉曾經呼籲,莫要砍伐台南大林路的行道樹,請留住椰林大道。遺憾的是,七個月之後,台南市政府終究以荒唐的理由悉數剷除。

剷除大林路椰子樹,肇因於當地的民意代表認為:椰林大道,民眾搭乘公車必須走過機車道,可能滋生交通事故。之後,繪聲繪影,擴大為椰林大道隱藏公共安全的危機,落葉可能砸傷人,竟而全部剷除,令人痛心的結局。

其實上下車問題不難處理,只要安全島稍加調整,以及慢車道的斑馬線,清楚標示,應該可以解決,何況近來祭出重罰的情境下,台南市區的車輛多已養成禮讓行人的習慣。而今,因為奇特的理由,進而演變到剷除全部路樹,道路也重新規劃,著實令人不解。

刨除椰林大道的理由之一是,椰子樹的落葉可能傷及路人,不過,大林路開闢應已三十年,近三十年來有多少落葉傷及幾位路人?請市政府拿出數據。再則,大林路的椰子樹栽種在快車道與慢車道之間的綠島,試問:落葉可能飛過慢車道,砸到路人?

台南市政府刨除行道樹的另一個理由是:「大林路為民眾出入體育公園、水交社及東區等重要道路」,所謂進出的重要道路,且看,大林路從大同路往西走兩百公尺,到了體育公園,路寬從四線道縮小為雙線道,再銜接體育路與國民路五三二巷,這兩條道路都是雙線道,這就是官員口中的「重要道路」。

尤有甚者,兩線道的大林路路面上有「公車停靠區」幾個大字。公車停靠在車道上,可見,大林路來往的車輛不多,再則乘客應該也不多-這就是官員口中「重要道路」的另一種景況。且看另一條真正的重要道路,林森路,道路中央有三排椰子樹,種植時間早於大林路,請問:林森路的椰子樹滋生過幾次公安事件?

還有,官員可能真的不知道大林路屬台南市的園道系統。園道即公園大道,其設計著眼於公園機能,並非交通要道。採園道理念規劃的大林路,在聯結體育公園意象。而官員口中的水交社早已遷村,至於到水交社的遊客每日多少人?還有,體育公園,平日多少人使用?請拿出數劇來,讓數字說話。事實上,南區往東區的主要道路是林森路與中華南路、中華東路。官員可能不知道,對交通動線比較瞭解的人往來大林一帶,為了避開交通號誌,而選擇走大林路,一般外地人應該不知道走大林路。

上述解析,明白指出,夷除大林路椰子樹是荒謬的,至於「改善工程」的「完工模擬圖」,工程完工後,搭乘公車時可能還是繼續跨越慢車道。還有,停車格位,原本南側的停車格位在慢車道與人行道之間,北側沒有停車格位,新工程,在四線道與新規劃的綠島之間,兩邊都劃設汽車停車格位-增加停車格位是新工程的標的之一?但,砍樹之後的路面配置,搭公車還是得跨越慢車道,汽車停車之後,可能得踩踏過綠島,並穿越機車道。所謂的搭車問題未解決,卻增添新狀況。難道為工程而工程罷了?

大林路並非繁忙路段,何妨比照西段,縮小為兩線道。南側車道,鄰近大同路,增加左轉車道。釋出的空間規劃為綠島,不但留住椰子樹,兩邊還可以各增加一排行道樹,可謂多贏的方案。遺憾的是市府硬要剷除椰子樹,浪費公帑且徒增紛擾,監察委員能不主動調查?

(作者為台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