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很多人節食配合運動,但體重仍降不下來,甚至一停下來體重就反彈。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孟勤說,減肥不該只看體重計上的數字,更要關注體內是否回到平衡,中醫減重擁有「辨證論治,對症調理」等5大優勢,可從根本改善代謝功能,讓身體自然回到健康體態。
陳孟勤指出,中醫減重5大優勢,包括1.辨證論治,對症調理 :每個人肥胖成因不同,有的是脾虛運化差,有的是肝鬱氣滯,有的則是腎陽不足,中醫透過望聞問切找出背後真正原因,針對調理。2.結合針灸與穴位埋線,提升瘦身效率:針灸可疏通經絡、調節脾胃、抑制食慾,穴位埋線則為定點長效刺激能延續針灸效果,幫助代謝活絡、脂肪分解。3.溫和不傷身,減重不掉元氣 :斷食、極端飲食減重法常導致體力差、情緒不穩,中醫在調理中穩健減重,避免掉髮、皮膚乾燥、月經失調等副作用。4.改善腸胃與代謝,減重更有效率: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是水濕代謝的關鍵,健脾祛濕後,消化吸收提升,脂肪代謝更順暢,自然事半功倍。5.調整情緒與睡眠,避免壓力型肥胖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當情緒壓抑、壓力大時,容易暴飲暴食、水腫、便秘,而中藥、針灸皆能幫助穩定情緒。
她說,日常生活中有些減肥體質調養法也能自己做:1.起床後1杯溫開水,幫助代謝啟動;2.少喝含糖手搖飲,避免生濕助熱;3.三餐均衡,避免長時間不吃又暴食;4.每週至少運動3次,提升脾胃運化力;5.睡眠要充足,熬夜會打亂代謝節律;6.用餐7分飽,讓腸胃有餘裕消化。
另外,針對常見體質建議如下:「脾虛濕重」型少冰品、避免甜食;「肝鬱氣滯」減少過度情緒刺激,搭配適當運動;「腎陽虛弱」型手腳冰冷、代謝差者,多溫熱飲食、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