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熬夜不只傷肝!醫師示警,睡不好,恐影響免疫力「腸腦失衡」。
根據《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2023年研究指出,連續3天、每晚只睡2小時這種短期極端睡眠剝奪,會顯著降低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另一項由《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發表的研究亦發現,睡眠與腸道菌相之間存在高度雙向關聯,作息紊亂將擾亂菌相平衡,反過來影響睡眠激素與情緒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美兆健檢診所醫師王浩恩指出,許多人經常「胃悶悶的、時常腹脹、容易胃食道逆流」,但檢查後卻未見器質性病變,追溯其生活作息,往往與長期失眠、工作壓力大、晚餐時間過晚或吃完即躺等行為有關。
「腸道菌相的平衡,是消化功能與免疫防線的關鍵。」王浩恩解釋,當腸道菌群失衡,除了引發便秘、腹瀉、脹氣等腸胃症狀,還可能透過「腸腦軸」干擾情緒與睡眠,影響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分泌,進一步加劇失眠與情緒波動。不僅如此,腸道菌相失衡還會提高腸道通透性,讓有害物質更容易滲入血液,引起慢性發炎反應,甚至影響免疫力。
王浩恩說,腸道健康其實不只影響消化,更是整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許多被忽略的腸胃問題,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生活作息長期失衡」所造成的慢性影響。
面對現代人愈趨普遍的「睡不好+腸胃差」問題,王浩恩也提醒,腸道健康不能只靠保健食品,更應透過完整評估,找出個人最關鍵的調整重點,建立個人化健康管理計畫,從作息調整、飲食改善、情緒管理與腸胃功能平衡四大面向著手,有效降低腸胃問題反覆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