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台中榮總與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及日本醫療機構共同完成全球首款跨國、跨中心驗證的「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有助篩檢死亡率極高的肺高壓患者,且診斷效能顯著優於傳統醫師。
台北榮總指出,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已獲食藥署認證,亦獲得第20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肯定。
台北榮總表示,肺高壓為一種高死亡率的心肺疾病,全球患者超過2500萬人。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缺乏即時、便捷的篩檢工具,常導致延遲診斷,增加病人死亡風險。本次開發的肺高壓偵測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與心電圖分析技術,無需額外臨床參數,只需搭配常見心電圖機與個人電腦,即可於5至10分鐘內完成判讀。其診斷效能顯著優於傳統醫師,靈敏度高達83.1%,AUC可達0.86。
台北榮總指出,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已於台北榮總及台中榮總、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及日本Makiminato與Nakagami醫院完成跨院與跨國場域驗證,並成功應用於多種心電圖機型,展現高度穩定性與廣泛通用性。目前已導入實際臨床場域,協助醫師快速識別高風險患者,有效提升早期診斷效率。
台北榮總指出,食藥署核准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為醫療軟體後,這套系統可正式應用於臨床診斷,並與台灣醫學影像股份有限公司展開產學合作,推進市場應用與技術轉移。未來將積極推廣至基層醫療、診所及健康檢查中心,作為國民健康預防的重要工具。系統具備低成本、高效率之特性,亦可納入全民健保及國家級健康檢查計畫,進一步減輕醫療支出與社會負擔。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胡瑜峰表示,期望透過這套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工具,讓更多高風險族群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整體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