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日常飲食補鈣 優於額外補充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不少民眾存有疑問,鈣是透過飲食攝取還是額外補充比較好?台南市立醫院藥師表示,一般而言,藉由日常飲食攝取高鈣食物是較好的鈣來源,主要是取得容易且來源廣泛。

南市醫藥劑科藥師許杏如表示,女性19-50歲、男性19-70歲,飲食建議鈣的攝取量為每日1千毫克;女性年齡超過50歲、男性超過70歲,則建議每日飲食攝取1千2百毫克。也要避免過量攝取鈣,每日不建議超過2千5百毫克。日常飲食攝取高鈣食物是較好的鈣來源,主要是乳製品,包括牛奶(每240cc含約240-300毫克的鈣)、起司及優格等。

蔬菜類含有豐富的鈣且「草酸」及「植酸」含量較低者,包括羽衣甘藍、小白菜、綠色花椰菜等;草酸及植酸會與鈣結合,使鈣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攝取高鈣食物,也要將草酸及植酸的含量納入考量。小型魚類整隻吃或帶骨的魚罐頭也是高鈣飲食來源。

過去有觀察性研究建議,每日鈣的攝取量若少於700-800毫克,有可能增加骨質流失和骨折的風險。相對地,不缺鈣的人,再額外補充鈣,對骨質流失的預防並不明確,可能效果微乎其微。再者,針對更年期或年齡相關的骨質流失,後續伴隨骨折風險的增加,主要是因為骨頭重塑的失衡(蝕骨大於造骨),導致骨頭鈣的淨流失。這部分並非單純能藉由補充鈣以改善,必需配合骨質疏鬆藥物的治療。

在飲食攝取鈣明顯不足的情形下服用鈣補充產品,需了解每日攝取了多少量的元素鈣,避免過量,若一日的量超過500毫克,則建議分次服用,以增加吸收並降低腸胃道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