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型呼吸中止症 吵到太座睡不著

醫師陳柏呈提醒,呼吸道出問題,透過正確的診斷與個別化治療,可以改善打呼。(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近日,一名30多歲的男性因「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呼吸道出問題,透過正確的診斷與個別化治療,打呼真的可以改善,不只是自己能睡得好,也能讓家庭健康又安心。

慈濟醫院表示,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柏呈指出,呼吸有聲音代表氣道不順,不順就表示有阻礙,而阻塞的地方就可能會有呼吸中止發生。當氣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中斷,體內氧氣濃度會快速下降,進而造成器官慢性缺氧,對心血管、腦部、身體器官等都是長期威脅。

陳柏呈提醒,如果自覺睡到一半呼吸中斷驚醒、悶氣感,白天容易疲倦、精神不濟,或是醒來頭痛、口乾,情緒不穩,甚至枕邊人頻頻反映被吵得睡不著,都建議趕快就醫。

陳柏呈表示,目前配戴持續性正壓呼吸器可以有效維持睡眠時氣道通暢,改善日間嗜睡及長期心血管風險,是成人治療首選。當然不只有呼吸器可以幫助病人,生活作息的改善包括飲食控制與減重也很重要。

陳柏呈表示,人體的各項機能環環相扣,呼吸中止對身體最大的危害即是「缺氧」,長期讓身體處於缺氧的狀態,造成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緒波動和憂鬱,進而造成器官慢性的衰竭,引起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或失智等等,嚴重甚至會引起猝死,千萬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