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陽:特別預算爭議 可循憲法解決

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圖)答詢立委有關普發一萬元的立場時表示,立法院主張這是法律案、行政院認為涉及預算編列權限等,各自主張不同,有所爭議,可循憲法增修條文來處理。(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十四日繼續審查司法院大法官人事案,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被問到立法院通過普發一萬元的態度時表示,立法院主張這是法律案,行政院則認為涉及預算編列權限等,各自主張不同,有所爭議,可循憲法增修條文來處理,另,他也主張,「共產主義」、「分裂國土」是言論自由。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葛如鈞、柯志恩詢問時,分別提及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匡列特別預算經費上限為新台幣五千四百五十億元,並明定每人普發現金一萬元,但外界質疑這是否違憲等議題。

陳慈陽說,作為被提名人,他絕對尊重立法院通過的案子,只要在憲法秩序下,依據憲法相關規定與憲法價值內容,他尊重立法院。

至於普發現金部分,陳慈陽認為,立法院跟行政院對此案有不同看法,立法院主張這是法律案,行政院認為其中有涉及實質的預算編列等,因此「這有爭議」,而根據先前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20號解釋提到關於政治爭議的解決模式,可循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條文來處理,至於怎麼解決,他尊重立法院與行政院的立場。

台灣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詢問時,提醒陳慈陽如果以後擔任大法官,有顏色是另外一件事,但千萬不能做乖乖牌,並問陳慈陽過去與民進黨關係密切,未來若通過提名會有何取捨,及陳慈陽的家人是否有在民進黨擔任重要職務。

陳慈陽說,他擔任考試委員時從未兼職過政黨職務,這就證明他是基於超然地位來行使考試委員職務,而他的妻子現在擔任民進黨仲裁委員,但夫妻除共營婚姻生活、家庭及親子關係,個人職業發展為自己所決定。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問到,假設立法院要成立修憲委員會,討論廢除監察院的提案,如果真的廢除,未來五權會變四權還是三點五權。

陳慈陽指出,權力分立、權力制衡並沒有說一定要三權還是五權,而他過去在著作中提到,有多少民意基礎就擁有多少憲法上的權力,而擁有多少憲法上的權力就要負起多大的責任,這是等邊三角形,該如何設計這是修憲機關的權限,他予以尊重,只要符合這個基本原則,不管是三權還是五權,並非障礙。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指出,日前內政部長劉世芳高喊「讓賴清德作台灣國主人」,是否實質危害中華民國存在,內政部能否聲請解散民進黨。

陳慈陽指出,自己過去在釋字四四五號解釋時提到,主張共產主義、分裂國土屬於政治言論,是言論自由,應該尊重,且內政部長不能、也沒辦法解散政黨。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詢問,他曾說「美國總統叫國會議長下台是憲政災難。」請問藉由大罷免改變國會結構換掉立法院長,是否為憲政災難?陳慈陽表示,如果以總統身分的確是不適宜,但以個人身分的話有其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