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水交社路綠帶上的棗樹,至今已有百年,且被市府農業局列貴老樹,編號二百五十一號,也成為水交社的地標之一。
曾在市府地政局工作的耆老指出,民國九十六年間,市府進行水交社市地重畫,當時水交社眷村內,種有不少樹木,由於樹木密集,當時為保留樹木,也決議樹齡卅年以上的樹木加以保留,並透過當時的建設局進行調查並予以編號。
明德里長陳瑞華指出,該棵棗樹,原為水交社內一湯姓民眾種於私人庭院內,水交社重畫時,曾面臨移植命運,在地方人士奔走下,市府將其融入水交社林蔭大道之設計原地保留,又歷經幾次棲地改善,現已成為該地景觀地標。
該棵棗樹,位水交社與興昌路交叉口,樹圍至上一點五公尺,樹齡目前估計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