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焦慮症

■陳俊銘

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本能反應,每個人面對事情,抗壓能力不同,大部分的人都能自然的度過焦慮狀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感受。但一部分的人,焦慮會成為一種不自主且常態性出現的狀態,因抗壓能力的下降,稍有刺激便會誘發焦慮。

焦慮的症狀常見如顫抖、肌肉緊繃、坐立不安、戰戰兢兢,及易受驚嚇、煩躁、心悸、胸悶、冒冷汗、口乾、頭暈,還有情緒失控,甚至怕自己死掉。

一般來說,病態性的焦慮特點包括:一、焦慮表現程度超過情境刺激的程度許多。二、焦慮的程度達到明顯影響個體的生活、社交、工作、人際等功能。

一般焦慮症涵蓋以下範圍:1.廣泛性焦慮症:指的是過度且持續不斷的擔心莫名的事物,且沒有一定的對象,沒有理由。2.畏懼症:不是很實際的害怕某些特定東西的地方,例如一般性的畏懼,怕蛇、小動物…等。3.社交畏懼症:害怕與陌生人交談,不敢獨自外出。4.恐慌症:突然產生極端的焦慮不安,持續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常有將死的恐慌感。5.強迫症:出現重複性的動作或意念,明知其不合理仍無法控制。

中醫治療焦慮症首重寧心安神,疏肝理氣,常用方如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養心湯,溫膽湯,黃連阿膠湯等,配合芍藥甘草湯放鬆,加減茯神、酸棗仁、遠志、柏子仁、百合、生地、合歡皮、夜交藤等,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

另外配合星狀神經節穴位注射,放鬆交感神經,改善焦慮症有很好療效,焦慮症的患者長期處在容易緊繃的狀態下,交感神烴系統一直無法放鬆,透過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讓交感神經放鬆休息,有助焦慮恐慌的緩解!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