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今年將添58處科技執法 AI系統助攻降噪

台南市環保局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環保局提)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有效遏止改裝車輛製造高噪音擾民,台南市政府自一一二年起增設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預計今年底前建置至五十八套。環保局也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導入AI機車噪音辨識系統,輔助人工判別,提高稽查效率與準確率。

聲音照相系統會自動記錄監測範圍內的所有噪音超標事件,包括救護車、消防車等非目標車輛,過去須由人工逐一判讀影片,篩選出符合告發要件的改裝噪音車輛,耗時又費力。AI系統整合後可自動辨識高噪音機車,排除非違規事件,大幅減輕人力負擔,節省近八成作業時間,提升取締效率。

環保局表示,依據民眾陳情熱區及「寧靜專案」資料,目前在永康、東區、南區、北區、安平、新營、仁德、新化、白河等行政區重要路段加強部署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AI系統自一一三年啟用至今,已取締七七六輛噪音車,裁罰金額累計達二0一萬七千五百元。

噪音防制採「點、線、面」整合策略,以聲音照相與AI科技強化「點」的取締力道,跨局處整合支援寧靜專案的「線」性規劃,並推動改裝排氣管認證登記,打造「面」的源頭管理。環保局採雙軌並行制度與科技輔助,噪音車檢舉件數已從一一一年每月平均一0五件,下降至一一三年每月六十八件,減幅達百分之三十四點九。

環保局指出,已完成登記的合法改裝管車輛,行駛於道路時仍須遵守噪音管制標準,違者將依法裁罰一千八百至三千六百元;若涉及隨意更換排氣管或危險駕駛等行為,最高可處三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