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榮
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退化問題日益普遍,不僅影響活動力,更可能降低生活品質。日常保養成為延緩脊椎退化、減輕不適症狀的重要關鍵。
首先,良好的姿勢習慣能有效減輕脊椎負擔。長時間低頭、久坐不動或姿勢不良,容易加速頸椎與腰椎的退化;建議坐立時應保持脊椎挺直,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每30分鐘應起身活動數分鐘,促進血液循環並減輕脊椎壓力。此外,彎腰搬重物、盤腿久坐、躺床上看書或使用手機,也都是應避免的不良姿勢。
其次,規律且適當運動對脊椎健康至關重要。包括散步、游泳、瑜伽及伸展操等,這些低衝擊性的運動能增強核心肌群與背部肌肉,提供脊椎更多支撐力。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約30分鐘,以保持脊椎彈性與肌肉強度。尤其在進行伸展操或瑜伽動作時,應注意避免過度彎曲或扭轉脊椎,保持動作柔和緩慢,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另外,束腰的使用時機亦需留意,適合在搬重物、進行需久站或久坐的工作時使用。然而,長期或過度依賴束腰可能造成肌肉退化,建議短時間配戴,並逐漸透過運動增強自身的核心肌群力量。
若已出現明顯脊椎退化症狀,透過專業復健治療能有效緩解不適。常見的復健療法包括熱療、電療、牽引治療及徒手治療等,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引導與評估,能客製化改善脊椎退化帶來的疼痛與不適。此外,日常生活也應注意營養均衡,尤其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能幫助維持骨骼密度與強度;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這些不良習慣可能加速骨質流失並影響脊椎健康。
65歲王先生過去長期坐辦公室,忽略姿勢與運動,出現嚴重的腰椎退化問題,經過半年多的規律運動及復健治療,搭配短期束腰輔助,現在不僅腰痠背痛的情形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另一位45歲李女士,因為職業關係需久站,常感到下背痠痛,後經調整姿勢習慣並規律伸展運動後,症狀已獲明顯緩解。
保持良好的姿勢、規律運動、適當使用束腰、及早進行復健治療,為延緩脊椎退化、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步驟。平時落實日常保養,守護脊椎健康,維持身體活動力與舒適感,透過健康生活型態,可實現活力舒適的快樂人生。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